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中国能够购买到世界各地的食品,我国每年也要出口一定量的食品,海关是依据本国(或地区)的法律、行政法规行使进出口监督管理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对于做外贸的公司都非常了解,进出境监管、查缉走私、编制统计、征税等都是海关的工作,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海关是查缉走私的主管部门,根据《海关法》规定,编制海关统计是中国海关总署的一项重要业务,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在海关监管区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的场所,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检查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货物,查阅、复制进出境人员的证件,查阅、复制与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录像制品和其他的有关资料,查验进出境货物、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寄进出境的物品,稽查企业进出境活动及进出口货物有关的账务、记账凭证、单证资料等。
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海关不断推动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进口消费品检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进出口食品安全等重点工作着手,持续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为有效堵截侵权产品通过进出口环节进入消费市场,海关持续强化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坚决守住进出口食品安全底线,不合格原因主要为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未获得检验检疫准入、亚硝酸盐超标、检出动物疫病、微生物超标、感官检验不合格等,涉及30个国家(地区)。
海关提醒消费者,选购进口食品、消费品时,一是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二是要注意有无完整的中文标签和说明书,三是查看是否取得了相关认证,比如对于强制性认证的产品是否具有CCC标志及CCC证书等,如对进口食品、消费品的质量存有疑问,消费者可以向销售方索取海关出具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以便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每年都要查获一定量的食品,一般情况下都是集中销毁处理,还有时候会和销毁公司合作,食品销毁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最终的目的是保护食品安全,让人们放心大胆的购买食品。